查看原文
其他

做生活的艺术家!南大这门美育课,你选到了吗?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4-01-13


当工艺遇上人文,会迸发出怎样的文化花火?在以视听为主的时代,工艺就是通过身体和触觉,为我们感知这个世界提供一种方式。家国的历史、生活的气息、美感的留存,这些感性的存在将化身为艺术之美、精神之纯,对这种美的理解与体会,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乡愁,对这种美的感知与保护,也是教育的另一种形态。


南京大学《工艺人文》美育通识课的开课初衷,也是如此。



0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艺术是真诚和感性的身心活动,在眼与心、手与脑的交往中,它让人们心中有感动,生命有温度,脑海中永远迸发出激情和灵动。


2020年,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牧开始主持工艺人文课程。他直言:“触发我开设这门课程的灵感,来自我的女儿。”在女儿所参加活动的艺术工作室里,李牧发现,越小的小朋友,反而越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利用艺术材料表现出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孩子们失去了自己思考、自主动手的习惯,反而在面对丰富的艺术材料时感到不知所措。“其实,联系到大学学习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很多大学生似乎只会做‘规定动作’,没有太多的创造力。我开始设想把这样一个课程作为他们表达自我、发现自我的一个途径。”李牧认为,是时候将这种纯粹的动手体验纳入到正式的课程中去,让更多的学生重新回归教育“鼓励创造力、激发想象力”的本质。



除了创造力的缺失,“碎片时代”也是当下教育面临的挑战。“几秒钟的短视频,或者突如其来的一条微信,就能扰乱大家原本集中的注意力,导致我们的时间出现了割裂和分散。”在当下的大学教育中,引入工艺美育是一种目的,也是手段,既能让学生受到纯粹审美的浸润,也能在接触传统手工艺中探索学习如何利用和调整时间,对时间进行统筹,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高效的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它能够创造一种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评估——你愿意花这样的时间,做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充满时间焦虑的当下,如何平衡急躁的生活节奏和沉静单纯的工艺创作,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02

向传统文化寻找问题的答案


江苏民间文艺研究中心秘书长、《民间文化论坛》编委、江苏民俗学会理事……从学生时代至今,李牧一直在和“传统”“民俗”“非遗”打交道,在他看来,传统文化从来不是过去时,而是与当下的生活哲学智慧息息相关的。



“原来我们认为古老的,甚至过时的东西,用今天的眼光,从中其实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价值,而是更具当代的价值。”在他的艺术学观察中,当今全世界非常前沿的艺术家,都在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发展时髦的前沿艺术。他常常会从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民间手工艺、民间影视文化、民间美术作品、以及节日仪式等多方面寻找灵感与资源。“有一句话说‘还是人民群众会玩’。我感觉很有道理,人民永远是最智慧、最可爱的那批人”。所以,在工艺人文的课程设计当中,李牧及其他老师们有意识地真正的民俗文化是与时代同行、具有生命力的民众创造,是永远年轻,永远存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民俗文化的参与者,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很多的智慧。


同时,李牧也注意到,网络生态环境下,“工艺人文”也有了蓬勃生长的新可能。网络资源的丰富让传统工艺的更新迭代更加迅速,也让活泼、热爱“冲浪”的同学们成为了课堂灵感的创造者。“就比如去年这段时间互联网上很流行做‘纸盒小狗’,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们工艺人文的内核吗?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找寻情感的慰藉和共鸣。”正如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样,课堂也需要重新去创造、发展,吸纳最前沿、新鲜的事物,李牧和同事们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进着、努力着。


03

师生从游,让课堂“活”起来


“这是一堂没有课后作业的通识课!”“这门课的分分秒秒都值得珍惜!”“在南大的美育课上,我不亦乐乎地玩着泥巴……”盎然有趣的课程内容、别具匠心的课程立意,都让《工艺人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出圈”好课。“体验”“沉浸”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赋予这门课程的关键词。


“我们作为老师,就希望自己的课堂是‘活’的,有蓬勃的生命力。”李牧说,他为这门课程注入生命的方法,就是“动手”。同学们表示,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有两点特别让他们非常感动。第一就是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驻足在“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在沉浸于手中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心无旁骛的快乐与纯粹的美感享受。其次,这是一个愉悦身心、缓解压力的过程,可以从原本“蜷缩”的紧张状态回归至舒展的自我。“在这门课上,我们可以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好像那一刻,时间不是被压缩的,而是在静静地流淌。”



对于同学们的反馈,李牧也颇有感触。他认为,这门课程的意义恰恰就在于这两点,一是动手,二是回忆。“弗洛伊德讲人生中塑造大家的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儿童期,对于童年,那段人生里面非常温暖的时间的回忆,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真正地抵达,但现在就有一个机会‘回炉再造’、重新出发。”


李牧从来不对学生的作品作任何的价值评判,但他希望一些正向的价值观念能在课程体验中进行传递。他会让每位同学带一个废品到课堂上来,去做一件有用的东西,从中反思物品的“无用”与“有用”的辩证;在《拾光·童年回忆录》展览上,同学们在收集与回忆老物件中拥抱珍贵的情感;在模拟拍卖会上,同学们在竞价拍卖中,感受物的价值几何。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保护、资源回收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家园与故土的羁绊……在工艺与人文的交融中,这些重要的时代议题以软性的形式出现,也让同学们在心、手、脑的共用中筑起文化自信、内化社会责任感。“我希望能在课程里边通过一些材料,触及到背后的人文观点与精神内涵,引导同学们深度思考。”


滑动查看拍卖会物品

滑动查看老物展


04

工艺+人文=美育的N种可能之一


从最基础朴素的触感,进入内在性、精神性的领域,“从工艺进入人文的世界”,是李牧对于课程名的解释。“在课程的编排上,我们大致遵循着一种渐进的路线——第一个部分,我们从材料入手从而认识不同的工艺,第二部分,我们从工艺观念出发,从中收获关于人文的哲学思考。”李牧介绍道。


工艺作为实体,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其作为技艺的手法,而想要将其与精神性的人文相沟通,就需要一座连接的桥梁,也就是美育。在课程学习中,同学们总能感受到具体“器物”中蕴含的抽象意义世界,由形而下的“质”,漫溯至形而上的“道”。例如,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李牧与同事们挖掘了“金木水火土”的多重内涵,将之概括成——土篇:炉火纯青——陶瓷工艺、水篇:经纬春秋——纤维染织工艺、金篇:流光溢彩——金属工艺、木篇:精雕细琢——木工艺、火篇:晶莹剔透——玻璃工艺 。



李牧认为,“工艺人文”就是在“工艺”与“人文”二者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们在唤醒自身的触觉、嗅觉、味觉等敏锐感知的同时,真正培育起人文精神。“我们希望能看到,大家在体验中得到放松与休息,也能够人文关怀的浸润里,用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去审视我们今天的这样的一个世界,思考我们究竟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在做泥人、雕塑和陶艺的过程中,李牧将“可塑性”的思考融入其中。“可塑,一定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控制或者其他影响。个体是可塑的,而社会或者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塑造我们的个体。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大家去反思:是谁在塑造我?谁塑造过谁?希望怎样塑造我?”在讲述玻璃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李牧又通过玻璃本身“透明性”的特性,延伸思考到个人的开放性和个人的隐私之类的问题。


滑动查看同学们的作品


当发掘具体、鲜活、可感的载体去提炼普遍性、观念性的价值,从而参与社会性议题、核心价值观与普遍人性的探讨,这就来到了“大思政”的广阔舞台。“把材料作为一种路径,去达到我们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就是美的过程。我觉得通过美来进行教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从工艺到人文,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这种过程我们称之为美育,也叫审美教育。


同学们的课程感想


作为造物的艺术,传统工艺是美学与生活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载体。扎根生活,面向未来。工艺与人文如两条交汇的涓涓细流,从未离开人们的日常生活,灌溉着所有渴望美的灵魂。当“工艺人文”成为南大的一门课程,小蓝鲸们就变成了“生活的艺术家”——以审美的、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社会、自身、他人,构筑起“真与善”的桥梁。


— 推荐阅读 — 

苏绣、核雕、古琴……“非”一般的开学第一课,非一般的火热!

我在南大看星辰大海——走进“科学之光”《认识宇宙》通识课

这门劳育课,带你沉浸式体验书籍的前世今生!


图文来源 | 工艺人文纪念手册

采访 | 潘奕忻 程蕊

文编 | 吴凯渊 梁罗茜

美编 | 程蕊

统筹 | 林小渠 程蕊

责编 | 李欣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做生活的艺术家!南大这门美育课,你选到了吗?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